中合汇萃讲述BXT离心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
含油废水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焦化、煤气发生站、机械加工等工业部门。废水中油类污染物质,除重焦油的相对密度为1.1以上外,其余的相对密度都小于1。油类物质在废水中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
(1)浮上油,油滴粒径大于100μm,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颗粒较大,含油废水处理设施粒径大于100微米,易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在石油污水中,这种油占水中总含油量60~80%。
(2)分散油.油滴粒径介于10一100μm之间,悬浮于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径小于10μm,油品在废水中分散的粒径很小,呈乳化状态,不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离心分离法是使装有含油废水的容器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因固体颗粒、油珠与废水的密度不同,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达到从废水中去除固体颗粒、油珠的方法。
常用的设备是水力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在液固分离方面的应用始于19世纪40年代,但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要晚得多。虽然液固分离与液液分离的基本原理相同,但二者设备的几何结构却差别较大。脱油型旋流分离器起源于英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Martin The w教授领导的多相流与机械分离研究室开始水中除油旋流分离器的研究,发明了双锥双入口型液-液旋流分离器。在试验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随后,Young GAB等人设计出的与双锥型旋流器具有相同分离性能但处理量要高出1倍的单 锥型旋流分离器。经过几何优化设计,Conoco公司提出了K型旋流分离器,对于直径小于10μm 的油滴分离性能提高更加明显。由于旋流分离器 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旋流脱油技术在发达国家含油废水处理特别是在海上石油开采平台上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标准设备。
我国于19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第一代离心萃取机,离心萃取机属于液液分离设备,特别是针对于两不相溶的液相分离。油水属于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离心萃取机内转鼓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油轻水重,其所受的离心力亦不同,达到水中除油或油中除水目的。离心萃取机对于料液适应性极强,离心萃取机用于分析的离心力比重大数千倍。因此离心萃取机能够处理两相密度差小于0.01的体系。这样小的密度差在其他萃取设备上是不能操作的。另外在离心萃取机的运转过程中,某些操作条件(如转速和流量)的波动对萃取效率影响很小。
文章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管理员联系立即删除